找到相关内容103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六祖无相忏悔谈个人忏悔经验

    难过,羞愧得无颜面对往日的师父及祖师。接受“真实自己”的这件事让我痛彻心肺、羞愧得无地自容,但是自己也明白唯有看清自己并且觉悟问题,方能改过,不再重复犯错伤害别人。   另外,在“忏悔品”里六祖又说:...(乃至于“入空”)忏悔过去所造作的愚迷、憍诳、嫉妒等种种恶业,这就是“无相忏悔”。所谓的“真忏悔”是觉悟自己所造作的恶业,并下定决心断除恶业、永不再犯。凡夫往往只知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而不改过,如此,...

    药师山慧普

    |忏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01533434384.html
  • 寻找上师·“孰为同修孰为仇敌”的两面光

    ‘依赖’同修的出路。  那么,同心唱诵,岂不遥遥无期!  经过老师一再点明敌友颠倒逻辑之后,才逐渐看清自己是多么的小气。  当我们大大方方地布施,也就是佛教圈最盛行的“累积功德”,兴高采烈地施展慷慨...的学生,只要这学生死皮赖脸地求救,就算是没有过去多生结缘的基础,也必须伸手援救,直到他们找到自己的老师。于是,同门师兄,三教九流,什么样的人都有,甚至是各怀鬼胎,表面和谐却暗潮汹涌是家常便饭。尤其,在...

    陈念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5243814.html
  • 内观的法流

      内观的法流   林崇安(2003,6)   约在公元前五三一年的一天清晨,悉达多太子在印度的菩提树下,看清自己身心的实相,灭除无明而成佛了。从此,释迦牟尼佛便在印度开始教导内观的法门──往内观察自己当下的身心实相,看清身心现象的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不再执着身心为「我」而灭除烦恼和痛苦。在释迦牟尼佛的指导下,成千上万的弟子们依此内观法门得道证果,灭除了烦恼,过着安详自在的生活。   【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0252871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禅者与科技人对话

    可得,将“过去”放在“现在”,即是烦恼之根源,没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!   而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“当下”这念心──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了无挂碍。只要时刻活在“当下”,人生即无缚,烦恼亦了不可得。   ...  见护法师:禅者与科技人对话   追寻智慧人生的依皈   皈依因、皈依空性、皈依中道,   澈见自己本来面目──当下这念心,   活在究竟解脱的禅悦中   处在高度科技文明的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0276898.html
  • 佛教对人心的帮助

    心中,透过静思熟虑,少欲知足。舍己为人,自己才能快乐,一切苦恼才会熄灭。先要风平浪静,水波方才不起,水波不起就明澄如镜,能够映照山光树影,看清自己的“本来面目”,如此才能从迷失中找回自己,在此佛教对...  佛教对人心的帮助   ◎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学僧 通融法师   今日社会,无论中外,都遭受到一股物欲洪流的冲击,人在科技高度昌明与物质享受中迷失了自己,人人争名夺利、讹虞我诈、个个昏头胀脑,不知...

    通融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500484778.html
  • 慧普法师:从“六祖坛经”的“忏悔品”谈个人的忏悔经验

    往日的师父及祖师。接受“真实自己”的这件事让我痛彻心肺、羞愧得无地自容,但是自己也明白唯有看清自己并且觉悟问题,方能改过,不再重复犯错伤害别人。 另外,在“忏悔品”里六祖又说:“迷人修福不修道,只言修福...”)忏悔过去所造作的愚迷、憍诳、嫉妒等种种恶业,这就是“无相忏悔”。所谓的“真忏悔”是觉悟自己所造作的恶业,并下定决心断除恶业、永不再犯。凡夫往往只知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而不改过,如此,之前所犯下的罪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430988080.html
  • 佛學研究法及其特色

     透過因明的方式,研究者將佛法的義理弄明白後,就生起了「思所成慧」。但若只滿足於此,則不能拔除自己的煩惱習性,要更上一成層樓走向實修,如實看清自己身心五蘊的實相,這樣才算是進入最高層次的研究,所以,...止息。由此可以看出,此處不只是哲理的思維而是具體的體證,所以,為了滅除煩惱和痛苦,禪修是有其必要的。這一階段的佛學研究,研究者是直接研究自己當下的身心五蘊,要一直研究到看清身心的實相,對生死不再有疑惑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4540230.html
  • 访问林崇安教授谈学佛历程

    不二」的原理。   另一种的禅修方式是利用肢体的动作,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,隆波田的动中禅属此,其训练的原则是内心轻松地一直觉知自己的肢体动作,在行住坐卧中使觉性持续如炼,就能看清自己念头的来源,从而...去观察自己身心的实相,不被修行途中所出现的种种禅相、感受、念头所迷惑,要一直与自己的觉性同在,因此,各种法门开始也许不同,后面都要走在相同的觉性的路上,都要在生活中保持觉性,看清自己的念头,使贪瞋的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347804.html
  • 佛学研究法及其特色

    演变史等等。  透过因明的方式,研究者将佛法的义理弄明白后,就生起了「思所成慧」。但若只满足于此,则不能拔除自己的烦恼习性,要更上一成层楼走向实修,如实看清自己身心五蕴的实相,这样才算是进入最高层次的...最后证得了「涅盘」――苦的完全止息。由此可以看出,此处不只是哲理的思维而是具体的体证,所以,为了灭除烦恼和痛苦,禅修是有其必要的。这一阶段的佛学研究,研究者是直接研究自己当下的身心五蕴,要一直研究到看清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0453015.html
  • 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——法念处修行的诀要(2)

    他人的伤害。而走出此思想森林的唯一方法,就是充分看清这一个自己由心所生的森林,及自己迷执于其间而不肯离去的事实。也就是本章所欲陈述的主题——法念处了。   十一、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——法念处修行的...忧苦,并没有因为另一个人有类似感觉而有不 同。   后来修了佛法,尤其是法念处,我才越来越看清了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觉,而逐渐传诵了这一种忧苦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种觉得自己和环境 “对立”的思想。而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2464529.html